石桥铺殡仪电话

联系我们
  • 重庆殡仪馆服务公司
  • 手机:4008700945
  • 电 话:4008700945
  • 邮 箱:493392326@qq.com
  • 地 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石小路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殡葬资讯 >
殡葬资讯

公墓限购,是省着地给活人用

时间:2018-09-01 作者:重庆殡仪馆 点击:

清明节前夕,有个“限购”的新闻让人哭笑不得。苏州市清明工作会议规定,严禁经营性公墓跨苏州市区域外销售。对外市户籍人员确需在苏州公墓安葬的,要报经公墓所在地民政部门同意。

苏州的公墓不卖给外地人!“墓票”和“房票”一样,与户口挂钩,让人背后一凉。

坊间一直传说“苏州的墓地里,睡的一半都是上海人”,到了清明时节,沪牌的车子会把通往苏州大小墓园的路堵得满满当当。为什么上海人喜欢到苏州买墓地呢?其实这里头原因挺复杂,基本和“叶落归根”情结没关系。

上海整整20年无地安葬

公墓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晚近的概念。甚至,“人死后要安葬”这个很朴素的要求,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“重生”的。

公墓是伴随着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形成的;公墓出现在中国只有百年历史。中国传统上,强调“叶落归根”,人死在客乡,灵柩要送回家乡安葬,如果一时安葬不了,就要“停厝”,把灵柩暂寄在义庄、寺庙,等机会运回家乡,这成为一笔沉重负担,所以屡屡有“孝女卖身葬父”的故事。

上海开埠之后,外国人带来了公墓文化。当时有不少外国人死在上海,需要集中安葬,渐渐地就有了“外国坟山”。比如,现在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边上,就是当时的“外国坟山”,边上的码头就叫“坟山码头”。

1950年代,政府铲平了这些“洋墓地”,改造成了公园,成为如今上海的静安公园、淮海公园,还有作为东方明珠塔前身的浦东公园。如今都是繁华CBD地区,当初却是很冷僻的坟山。城市发展(地价升值)和公墓的矛盾,贯穿于公墓问题的始终。

上海的洋墓地

上海的洋墓地

前述“洋公墓”里的骨殖,当时被弄到闸北、宝山一代安置,不过等到1966年的“大破四旧”,这些洋骨殖也都灰飞烟灭。

新中国政府有着移风易俗、宣传唯物主义的宏大意识形态愿景,也有着节约土地的现实考量,在农村搞过平坟还田政策(比如,周总理带头平自己祖坟的故事),在大城市实施严格的限制墓地政策。

另一方面,当时很多市民希望“落叶归根”,还葬家乡。所以,“文革”之前,上海就有过“鼓励外运”的政策,就是希望上海市民死亡之后,能够在家乡安葬。

这样一来,上海市民对于公墓的需求并不大。而在“文革”中,在“破四旧”的名义下,上海几乎所有公墓都被毁坏,40多万坟墓被平毁。龙华公墓被改成火葬场、烈士陵园,9个公墓被改建成仓库等单位,34个军管的公墓也被陆续改为建设用地。

这样一来,1980年代中期之前,上海几乎无地可葬,政府也不希望你葬。

当时主要处理骨灰的方式,就是寄在骨灰堂里,或者把老人的骨灰放在家里。在当时上海拥挤的家居环境当中,还要放骨灰盒,是挺吓人的事情。小时候,有一次搞“小队活动”,到了一个小队长家,这家柜子上就放着他爷爷的骨灰盒,小女生吓得夺门而出,活动被迫中断。

你可以想象一下,上海这么一个大都市,从文革开始到1980年代中期,差不多二十多年的时间里,死了这么多人,公墓全部被毁,没有安葬的地方,积累了多少魂魄?

上面说的是上海的情况,全国各大城市的情况基本相同。就像电影《非诚勿扰》里葛优说的:“我走那会儿(指他出国的改革早期),只有烈士才有墓地呢。老百姓能存架子上。”

《非诚勿扰》电影截图

《非诚勿扰》电影截图

公墓边上的高尔夫俱乐部

在1980年代,上海边上的苏州人想到了一个发财之路,就是卖墓地。在当年的意识形态之下,这需要有“吃螃蟹精神”的,“安葬”本身就是被认为和当时的纯粹的唯物主义相抵触的,当时苏州打了一个“擦边球”,叫建设“华侨墓地”。

现在人们说十几万的墓地属于“天价墓地”,其实在1980年代一样不便宜。我家在1989年为祖母,在苏州吴县(如今的吴中区)购买墓地的费用是800元(当时工人的月收入也就四五十元),这在当时已经属于巨款了!当时上海刚刚兴起“商品房”,价格也不过是五六百元一平方。

1980年代,上海没墓地,苏州有墓地,这就是大批上海人入葬苏州的原因。

凤凰公墓是苏州最大的经营性公墓,目前凤凰公墓管理的20万墓穴,其中60%为上海人购买,而且“这些墓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卖出去的。当时受社会环境影响,上海本地没什么公墓”,苏州木渎山陵文化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员如是说。

这么多年来,苏州的地价呈几何级数增长。旁的不说,我祖母的墓地,1980年代末就是太湖边上一个荒凉小山,如今紧靠着公墓的是“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”,你猜地价涨了多少倍?可能有人觉得,当年苏州人地价卖亏了,改建小别墅,建公墓要赚更多的钱。

其实,墓地当年就不便宜。而且,苏州郊区还是相当贫穷的。印象当中最深刻的就是当时,许多上海人公墓祭扫的饭菜,苏州本地农民是会要走的,有时吃相实在太难看,还没有等这个扫墓人走掉,就直接上来抢祭祀的饭菜,当然,这是会被墓地管理人员呵斥的。这种要走祭扫饭菜的事,差不多要一直延续到2000年前后。

上海的公墓,也一样面临地价飙升之后的尴尬。在苏州墓地火爆之后,上海的一些郊区也提出来要营建公墓。当初都是很偏僻的地方,如今都是很成熟的地段,结果就是和一堆豪宅包裹着一片公墓。

上一篇:万安公墓推34项便民服务

下一篇:2017清明期间北京万安公墓免费为墓碑描字 还有很